企業家刑事法律風險防范
來源:時間:2019-06-17 13:25熱度:0次
編輯推薦
這是一本董事長、總經理、財務總監等企業管理者以及關注企業家法律風險的律師等專業人士都該閱讀的書!
內容簡介
企業家犯罪有以下特點:
一、大多數是無意識的犯罪。他們根本就無心犯罪,只是在企業的經營管理過程中因為不精通法律而誤入各種法律陷阱。例如江西某企業家因為轉讓土地使用權而被認定為“非法轉讓土地使用權”判刑三年。
二、大多和經濟犯罪有關,涉嫌商業賄賂、職務侵占、非法經營,非法集資,票據詐騙、合同詐騙等。
三、這些企業家大都功成名就,家庭幸福。他們一旦出事,前程和家庭俱毀,涉嫌的公司也很往往受到牽連,甚至倒閉破產。
希望通過本書,能促進企業家對法律風險的認識。有了法律意識就能夠增加法律風險防范意識。我們希望更多的企業家在商業戰爭中持久性地叱咤風云、屢建奇功,不要跌倒在法律陷阱之中;更多的企業在這些優秀的企業家的率領下再問ding峰,興盛一方,造福社會!
作者簡介
唐青林,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法學碩士。北京云亭律師事務所合伙人,北京市律師協會公司法專業委員會委員。
前言/序言
中國三十年企業史,企業家落馬無數。
企業家可以沒有法律知識,但不可以沒有法律意識!
有人說中國的很多企業家,不是在監獄就是在去往監獄的路上。這話有點夸張,但是現實的真實情況是:這些年來,每年企業家犯罪的大案頻發,幾乎每天都有企業家和公司的高管落馬。電視、廣播、報紙、網絡等媒體大量報道企業家被抓捕、被判刑的各種新聞很多,也許是一個中國特色。中國企業家遭受“牢獄之災”的比例非常高,世界罕見。他們曾經在商界叱咤風云、屢建奇功;他們率領下的企業曾問及頂峰,興盛一方。他們率領企業崛起的路線圖不盡相同,但落馬的企業家卻最終難逃悲劇命運。
中國的企業家不乏創業精神,但頻頻發生的觸雷事件凸顯了我國不少企業家嚴重缺乏“法律風險”和“法律邊界”意識,結果他們走過的每一步都可能為日后埋下地雷。
中國傳統企業法律顧問的工作,偏重于為各種合同把關,為整個企業的經濟運行把關。但是疏于防范企業家個人刑事法律責任風險,無法對企業家可能遇到的刑事法律風險進行提前預警和預防。絕大多數的公司法律顧問遠離公司的核心決策圈,對公司的重大決策并不知情,無法全面識別企業存在的法律風險,更談不上為企業家采取有效的防范和控制措施。
從目前我國的實際情況來看,由于法律繁多,連律師都很難及時掌握那么多的法律法規。企業家們更不容易了解和掌握全部的法律法規,往往“觸礁”、陷入刑事法律陷阱而不知情,等到刑事警察出現在面前的時候才知道自己“栽了”。
并非本書作者危言聳聽,對相當一部分企業家而言,刑事風險已經成為潛在的危險。他們都在商業戰爭上面非常成功,成為工商界巨人;但是他們都紛紛觸了法律的“暗礁”,工商界一時風聲鶴唳。原因何在?
我們認為有以下兩個原因。(一)在中國,大部分企業家更加相信“關系”能解決一切問題,而不相信法律會羈束他們。但是“好花不常開,好景不常在”,最后法律真的要追究的時候,曾經一度關系非?!拌F”的人士就開始自保了,指示司法機關“依法辦案”。這樣的報道時常見諸于報端。(二)我國商學院教學中,法律課程的缺失或者不重視,導致企業家們缺乏法律觀念。法律風險防范已成企業高管們急需補的一課。
經過多年經驗的總結,我們發現企業家犯罪有以下特點:(一)大多數是無意識的犯罪。他們根本就無心犯罪,只是在企業的經營管理過程中因為不精通法律而誤入各種法律陷阱。例如江西某企業家因為轉讓土地使用權而被認定為“非法轉讓土地使用權”判刑三年。(二)大多和經濟犯罪有關,涉嫌商業賄賂、職務侵占、非法經營,非法集資,票據詐騙、合同詐騙等。(三)這些企業家大都功成名就,家庭幸福。他們一旦出事,前程和家庭俱毀,涉嫌的公司也很往往受到牽連,甚至倒閉破產。
可喜的是,企業家法律風險意識逐漸增強,不少企業家開始在項目開展之前、決策之前就考慮未來的法律風險。近年來到我們律師事務所來咨詢并聘請我們評估企業法律風險、設計法律風險防范方案的企業和企業家逐漸增加。
如果企業家能夠擁有自己的私人法律顧問,很多法律風險都是可以規避的。遺憾的是,企業家們很少作出重大決策之前咨詢律師,或者讓律師參加有關會議。一則不重視法律,二則不信任律師,擔心泄露“商業機密”。其實,律師是一個最能為當事人保密的職業。稱職的律師都是真正守口如瓶的。如果確實感覺不便,也可以在異地聘請優秀的律師(例如北京就云集著一大批中國最優秀的律師),在作出重要決定之前通過現代化的通訊方式進行法律咨詢。由律師把關,規避和防范法律風險。
作為律師,我們已經感覺到“山雨欲來風滿樓”,經濟犯罪已成為中國企業家們隨時踩上的地雷。企業家一般都有把握商機敏銳“嗅覺”,對經濟犯罪的防范卻顯得相對遲鈍。因此本書希望通過本書的介紹,促使中國的企業家們向西方法治發達國家學習,專門聘請經驗豐富的律師,為自己切實地防范個人的刑事風險,讓自己遠離法律風險,遠離冷冰冰的監獄高墻。
作者希望通過本書,能促進企業家對法律風險的認識。有了法律意識就能夠增加法律風險防范意識。我們希望更多的企業家在商業戰爭中持久性地叱咤風云、屢建奇功,不要跌倒在法律陷阱之中;更多的企業在這些優秀的企業家的率領下再問頂峰,興盛一方,造福社會!
本書內容可能存在瑕疵甚至錯誤,歡迎讀者批評指正。也歡迎各界朋友與我們作者團隊聯系商討如何規避企業家犯罪或公務員犯罪的刑事法律風險問題。
目錄
宏觀篇 企業家法律風險防范
第一章 企業家落馬給自身及家庭帶來重創
第二章 落馬企業家黑色風云榜
第三章 企業家與政府的關系
第一節 企業家切忌僵化與政府的工作關系
第二節 企業家與政府間的最佳境界:若即若離
第四章 企業家請遠離黑社會
第一節 不要通過黑社會解決糾紛
第二節 切忌依靠黑社會發展企業
第五章 企業家和媒體的關系
第六章 企業家與下屬的關系
第七章 企業家如何防范法律陷阱
微觀篇 企業家最容易觸礁的常見罪名及典型案例
第八章 非國家工作人員受賄罪
第一節 非國家工作人員受賄罪的特征、認定、立案追訴標準及刑事責任
第二節 企業家因非國家工作人員受賄罪落馬的典型案例
第九章 對非國家工作人員行賄罪
第一節 對非國家工作人員行賄罪的特征、認定、立案追訴標準及刑事責任
第二節 企業家因犯對非國家工作人員行賄罪落馬的典型案例
第十章 對單位行賄罪
第一節 對單位行賄罪的特征、認定、立案追訴標準及刑事責任
第二節 因對單位行賄罪落馬的典型案例
第十一章 行賄罪
第一節 行賄罪的特征、認定、立案追訴標準及刑事責任
第二節 企業家因行賄罪落馬的典型案例
第十二章 合同詐騙罪
第一節 合同詐騙罪的特征、認定、立案追訴標準及刑事責任
第二節 企業家因合同詐騙罪落馬的典型案例
第十三章 虛報注冊資本罪
第一節 虛報注冊資本罪的特征、認定、立案追訴標準及刑事責任
第二節 企業家因虛假注冊資本罪落馬的典型案例
第十四章 虛假出資、抽逃出資罪
第一節 虛假出資罪的特征、認定、立案追訴標準及刑事責任
第二節 企業家因虛假出資、抽逃出資罪落馬典型案例
第十五章 職務侵占罪
第一節 職務侵占罪特征、認定、立案追訴標準及刑事責任
第二節 企業家因職務侵占罪落馬的典型案例
第十六章 逃稅罪
第一節 逃稅罪的特征、認定、立案追訴標準及刑事責任
第二節 企業家因逃稅罪落馬的典型案例
第十七章 貸款詐騙罪
第一節 貸款詐騙罪的特征、認定、立案追訴標準及刑事責任
第二節 企業家因貸款詐騙罪落馬的典型案例
第十八章 非法經營同類營業罪
第一節 非法經營同類營業罪的特征、認定、立案追訴標準及刑事責任
第二節 企業家因非法經營同類營業罪落馬的典型案例
第十九章 為親友非法牟利罪
第一節 為親友非法牟利罪的特征、認定、立案追訴標準及刑事責任
第二節 因為親友非法牟利罪落馬的典型案例
第二十章 違規披露、不披露重要信息罪
第一節 提供虛假財會報告罪的特征、認定、立案追訴標準及刑事責任
第二節 企業家因違規披露、不披露重要信息罪落馬的典型案例
第二十一章 侵犯商業秘密罪
第一節 侵犯商業秘密罪的特征、認定、立案追訴標準及刑事責任
第二節 侵犯商業秘密罪落馬的典型案例
第二十二章 假冒注冊商標罪
第一節 假冒注冊商標罪的特征、認定、立案追訴標準及刑事責任
第二節 企業家因假冒注冊商標罪落馬的典型案例
第二十三章 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
第一節 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的特征、認定、立案追訴標準及刑事責任
第二節 企業家因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落馬的典型案例
第二十四章 虛開增值稅專用發票、用于騙取出口退稅、抵扣稅款發票罪
第一節 虛開增值稅專用發票、用于騙取出口退稅、抵扣稅款發票罪的特征、認定、立案追訴標準及刑事責任
第二節 企業家因虛開增值稅發票、用于騙取出口退稅、抵扣稅款發票罪落馬的典型案例
第二十五章 票據詐騙罪
第一節 票據詐騙罪的特征、認定、立案追訴標準及刑事責任
第二節 因票據詐騙罪落馬的典型案例
第二十六章 串通投標罪
第一節 串通投標罪的特征、認定、立案追訴標準及刑事責任
第二節 企業家因串通投標罪落馬的典型案例
第二十七章 生產、銷售偽劣產品罪
第一節 生產、銷售偽劣產品罪的特征、認定、立案追訴標準及刑事責任
第二節 生產、銷售偽劣產品罪落馬的典型案例
第二十八章 集資詐騙罪
第一節 集資詐騙罪的特征、認定、立案追訴標準及刑事責任
第二節 因集資詐騙罪落馬的典型案例
第二十九章 非法經營罪
第一節 非法經營罪的特征、認定、立案追訴標準及刑事責任
第二節 因非法經營罪落馬的典型案例
第三十章 挪用資金罪
第一節 挪用資金罪的特征、認定、立案追訴及量刑處罰標準
第二節 因挪用資金罪落馬的典型案例
第三十一章 內幕交易、泄露內幕信息罪
第一節 內幕交易、泄露內幕信息罪的特征、認定、立案追訴及量刑處罰標準
第二節 因內幕交易、泄露內幕信息罪落馬的典型案例
第三十二章 假冒專利罪
第一節 假冒專利罪的特征、認定、立案追訴及量刑處罰標準
第二節 因假冒專利罪落馬的典型案例
第三十三章 信用證詐騙罪
第一節 信用證詐騙罪的特征、認定、立案追訴標準及刑事責任
第二節 因信用證詐騙罪落馬的典型案例
第三十四章 欺詐發行股票、債券罪
第一節 欺詐發行股票、債券罪的特征、認定、立案追訴標準及刑事責任
第二節 因欺詐發行股票、債券罪落馬的典型案例
第三十五章 虛假廣告罪
第一節 虛假廣告罪的特征、認定、立案追訴標準及刑事責任
第二節 因虛假廣告罪落馬的典型案例
第三十六章 操縱證券、期貨市場罪
第一節 操縱證券、期貨市場罪的特征、認定、立案追訴標準及刑事責任
第二節 因操縱證券、期貨市場罪落馬的典型案例
上一篇:中國公司印章疑難案例裁判規則解讀